各集群(教研室):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办法(试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和基本要求(试行)》,按照《绵阳城市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抽检办法》(绵城院字〔2025〕52号)《绵阳城市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办法》(绵城院字〔2024〕110号)《绵阳城市学院关于启动2026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通知》(绵城实基字〔2025〕25号)等文件要求,做好2026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一)强化毕业论文(设计)教育
做好宣传动员,使全体师生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做好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重要意义。下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手册,使
教师和学生对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有一个较为系统的了解和认识。各教研室应至少开展一次毕业论文(设计)专项教研活动,活动主题应包含:结合往届毕业论文(设计)的典型案例(含优秀案例、问题案例),系统分析论文撰写(如选题、框架、论证、格式)及指导工作(如指导频次、反馈针对性、过程管控)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并提出对应的改进措施,以及毕业论文(设计)相关文件解读等内容。
(二)加强组织领导
学院成立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领导小组和答辩委员会,具体研究、部署、指导、检查各集群、专业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处理好毕业论文(设计)与实习、就业等工作的关系,从时间安排、组织实施等方面切实加强和改进毕业论文(设计)各环节的管理,把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重心放在提高质量和培养学生实际能力上来。
(三)严把选题关
1.选题应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紧密结合生产和社会实际,难度和工作量适中,避免题目过大或过空,并体现专业综合训练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
2.各专业应有50%以上的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来源于实验、实习、工程实践或社会调查等实践环节。
3.所有毕业论文(设计)选题须经审查批准后,方可向学生开放选择。
(四)认真遴选指导教师
1.各专业应选聘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或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且具备一定教学和实践经验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
2.应加强校企合作,聘请校外相关专业且符合条件的企业教师、管理人员和技术专家担任指导教师,可由其单独开展指导,或与校内教师联合开展协同指导。
3.为保证指导质量,每位教师指导的学生人数原则上不得超过以下限额:文管类专业不超过10人,理工类及艺术类专业不超过8人。若无特殊原因,不得中途更换指导教师。
(五)强化文献综述撰写
指导教师应指导学生广泛阅读该研究领域的相关文献,对所引文献按照不同观点进行分类梳理和归纳,分析前人研究的不足之处,进而提出自己的见解,提升学术思辨能力。文献综述应在开题报告和论文中得到充分体现。
(六)做好质量监控
1.构建科学合理的质量监控体系,切实做好毕业论文(设计)各阶段的计划安排、过程检查和总结评估工作,严格把控开题报告、中期检查、学术不端检测、论文答辩和成绩评定等关键环节质量。重修毕业论文(设计)须严格按照初修毕业论文(设计)标准执行。
2.加强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研究工作,立足各专业特色,积极探索教学与指导新模式,创新开展院级毕业论文(设计)各环节的建设与管理工作。
3.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结合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建立健全符合专业特色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标准,并持续完善。
4.严格参照全国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工作要求,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毕业论文(设计)材料归档标准。
(七)毕业论文(设计)与毕业实习有机结合
1.鼓励将毕业论文(设计)选题与实习单位实际问题相结合。指导教师应深入实习单位调研,指导学生将实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学生在选题后,应带着问题在实习过程中与校内外导师共同研究解决方案,最终完成毕业论文(设计)。
2.学生也可通过在毕业实习中发现的生产一线实际问题,在指导教师帮助下将问题提炼为研究项目,以项目为依托开展实践研究,实现“真题真做”,完成毕业论文(设计)。
(八)毕业论文(设计)信息化管理
1.2026届毕业论文(设计)采用“绵阳城市学院毕业论文(设计)管理系统”进行网上操作。请各集群、专业做好系统的培训、使用等工作。
2.系统登录。一是通过我校教务处网站主页,点击“快速导航”栏目的“毕业论文(设计)管理系统”,选择“毕业论文管理系统4.0入口”。二是直接登录网址:https://cloud.fanyu.com/organ/lib/ccswust。
3.账号及密码说明:教师账号为工号,初始密码将由学校另行通知;学生账号为学号,初始密码为“Mycc2026”。登录后请及时修改初始密码,并绑定邮箱和微信号以便后期自行找回密码。
4.依托毕业论文(设计)管理系统进行查重检测,毕业论文(设计)查重总相似比≤25%视为通过,>25%的视为未通过。同时需同步进行AIGC检测,检测率要求控制在20%~40%之间,各专业可结合学科特点、论文(设计)类型及培养要求,自行制定本专业的具体判定标准。
二、工作时间安排
1.启动阶段(2025年9月20日前):开展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动员、管理系统培训、课题征集、指导教师遴选及学生选题等工作。
2.开题阶段(2025年10月10日前):完成任务书下发、开题报告撰写指导及开题汇报等工作。
3.中期阶段(2026年3月10日前):进行毕业论文(设计)中期检查等工作。
4.示范性答辩阶段(2026年4月20日前):由学校组织毕业论文(设计)示范性答辩工作。
5.答辩阶段(2026年5月15日前):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查重、评阅及答辩(含二次答辩)等工作。
6.提交成绩阶段(2026年5月20日前):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成绩录入与汇总等工作。
7.推优阶段(2026年5月30日前):开展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评审工作,具体时间以通知为准。
8.校级抽检阶段(2026年6月10日前):由学校组织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及规范性检查工作,具体时间以通知为准。
9.归档阶段(2026年6月20日前):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材料归档等工作。
三、其他
1.请各集群、专业高度重视,认真组织,以上述通知要求为基础,按照相关时间节点要求有序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
2.按以下时间节点向教研中心报送以下资料:
(1)2025年9月25日前将各专业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标准提交教研办邓海霞老师处。
(2)2025年11月5日前将毕业论文(设计)阶段性检查表(期初)、选题汇总表、指导教师一览表、指导人数一览表等资料电子版提交至教研办邓海霞老师处。
附件:
1.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手册(师生通用版)
2.毕业论文(设计)过程管理统计表
绵阳城市学院现代商学院
2025年9月3日
- 附件【附件1 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手册(师生通用版).pdf】已下载次
- 附件【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指导人数一览表.xls】已下载次
- 附件【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汇总表.xls】已下载次
- 附件【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一览表.xls】已下载次
- 附件【毕业论文(设计)阶段性检查表.doc】已下载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