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现代商学院实习实训基地主任方登科副教授、王翔宇和马继越两位老师赴成都温江,参加了由高等学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主办的 “面向教育强国建设的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发展暨实验教学创新研讨会”。此次研讨会聚焦实验教学改革前沿,汇聚全国高校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为推动实验教学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交流平台。
前沿理念碰撞:聚焦实验教学改革三大方向
研讨会围绕“教育强国建设”,聚焦实验教学改革与技术创新。南京大学熊宏齐教授提出实验教学应向“创新性、开放式、智能化”转型,通过虚拟仿真、AI技术重构实验场景,建立跨学科协同与动态评估体系。辽宁大学李淑云教授针对文科实验教学推出ISEA体系(学科融合、虚拟仿真、探究式学习、应用转化),设计跨专业课程群和校企共建案例库。华中师范大学李鸿飞教授提出“三链融合”方法论,以问题链聚焦痛点、创新链驱动技术赋能、证据链验证改革成效。
(辽宁大学李淑云教授正在介绍ISEA)
北京大学邹鹏教授构建化学实验“基础-综合-创新”三层次课程体系,推动科研反哺教学。清华大学杜奕提出实验室安全“三全”教育模式,运用VR事故模拟等技术强化全过程安全素养。南开大学、武汉大学等学者展示DeepSeek等技术在虚拟实验导师、课程思政数字化等场景的创新应用,为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提供实践范例。会议覆盖文理工多学科,呈现实验教学向智能化、跨学科转型的多元路径。
(北京大学邹鹏教授正在介绍北京大学实验教学体系的历史沿革)
对标学院发展:以研讨会精神推动实验教学升级
研讨会结束后,结合商学院学科特点,三位参会者从理念转化、实践路径、未来规划三个维度进行了分享。
在理念层面,他们提出以 “技术赋能、产教融合、交叉创新” 为导向,推动实验室从 “教学支持” 向 “创新赋能” 转型,培养适应数字经济的复合型商科人才。
(方登科老师正在分享)
实践层面,方登科主任认为,需借鉴 ISEA 体系构建跨学科实验课程群,联合数据科学、信息技术学科开发供应链金融、数字营销等实战项目,解决传统文科实验技术融合不足问题;王翔宇老师结合 AI 赋能经验,建议引入虚拟助教、智能评测系统,构建 “AI + 教师” 协同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提升个性化培养效率;马继越老师则关注安全与伦理教育,提议建设商科特色 VR 安全实训项目,将数据隐私保护、商业伦理决策等纳入实验教学,筑牢专业素养基石。
(王翔宇老师正在分享)
(马继越老师正在分享)
未来规划方面,三位教师提出 “三步走” 策略:短期聚焦师资技术培训,开展虚拟仿真、AI 工具专项工作坊;中期搭建 “智能商业实验中心”,联合企业共建案例库与数字孪生仿真平台;长期构建 “基础技能 - 前沿技术 - 产业实战” 三阶递进体系,通过双导师制、科研成果转化机制,实现“实验 - 科研 - 产业” 闭环,提升学生解决复杂商业问题的能力。
结语:以改革创新赋能教育强国建设
此次研讨会不仅为现代商学院实验教学改革提供了前沿理念与实践路径,更激发了教师团队的创新活力。实验教学改革需以系统性思维推进 “科教 - 产教 - 技术” 深度融合。未来,学院将以此次研讨为契机,持续深化实验教学内涵建设,打造 “商科特色、技术驱动、产教协同” 的实验教学体系,为培养 “懂商业、精数据、强伦理” 的新商科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助力教育强国建设新征程。
现代商学院实习实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