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学院在助力乡村振兴战略中谱写三全育人新篇章
日期:2022-04-01 09:22:57  发布人:  浏览量:

330日,绵阳城市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党总支组织全体教职工和部分学生党员赴游仙区魏城镇铁炉村开展“践行三全育人,助力乡村振兴”教育实践活动。学院围绕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重大需求,充分发挥乡村振兴战略在“三全育人”中的作用,通过实施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能力建设提升行动和乡村振兴调研服务,在助力乡村振兴的同时,全面提升育人质量。

 

 

走进铁炉村,映入眼帘的除了山上各种种植的水果、经济作物和农家乐,还有特别显眼的一栋栋土屋。村民介绍,土屋采用夯土建筑,保温效果好,冬暖夏凉的特性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他们计划将夯土房屋加以开发。师生们积极参观新夯土建筑试点村落,走访多户村民,感受村庄新貌。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在走访调研期间,师生们深入当地党群服务中心、农家乐铁炉书院等地,与热情好客的干部群体、村民代表交流,听取了铁炉村的村容村貌、基层党建、脱贫攻坚、民宿建设和乡村旅游的情况介绍。据了解,铁炉村作为“中国传统村落”、省级“四好村”,素有“蜀道铁炉、仙游九湾”之称。该村正加大乡村旅游开发力度,将以创建中国土屋第一村为目标,打造“一村一主题、一田一产业;一湾一聚落、一屋一特色;一院一组团、一庭一景致”的特色文农旅商融合发展特色村落,助推乡村振兴。

 

 

在铁炉村,党员师生着重学习了“张勇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员干部在对待党和国家事业上始终保持进取之心,在对待人民赋予权力上始终保持敬畏之心,在对待个人名利地位上始终保持平常之心。张勇正是这样值得大家学习的“三心干部”。

 

现任村党总支书记涂先国介绍,“铁炉村原先特困户60多户,贫困人口达160多人,为改变这个贫困村现状,张勇在2010积极竞选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准备用在绵阳城里创业积累下的千万财富让村庄焕然一新。他先后捐资、垫资1000余万元,带领群众修建公路、沟渠,引进现代农业产业,让村民的人均年纯收入在三年间增长了4000元。即使在身患重病、数次住院期间,依然随身携带笔记本电脑忘我的工作,在病床上召集村干部研究铁炉村的发展,离世时年仅38岁。”为挖掘和弘扬张勇精神的基本内涵,在2019年年初,游仙区委区政府、魏城镇党委政府与铁炉村党总支一起,响应铁炉村群众的需要,建成了“张勇精神”文化展示基地,面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参观学习。

 

“张勇精神”文化展示基地,师生党员重温了入党誓词。学院要求,各位师生党员在践行“三全育人”的主题教育活动中,要深入学习张勇同志坚定信念、对党忠诚、心系群众、无私风险的为民情怀,忘我工作、鞠躬尽瘁的敬业精神,以及崇尚实干、用于开拓的进取意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业贡献自己最大的力量。

 

通过开展与村干部的座谈交流,师生们感受到了农村的新风貌、新变化,也为今后学院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提供了新思路、新方向。学院领导建议铁炉村的发展一定要注重乡土文化,要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结合,就地取材,创建出具有时代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作为高校,在如何助力乡村振兴方面,学院表示,第一,学院将发挥高校人才培养传统优势,充分激发高校现有人才活力,积极培养本土大学生人才,引导外出求学的大学生返乡创业,鼓励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第二,学院可以帮助提高乡村本土人才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水平,通过联合培养,在农村开展有针对性的专业建设和发展活动;第三,发挥高校科学研究集聚优势,大力开展面向乡村振兴的科研服务,探索农业科技推广的新做法,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第四,发挥好高校科学社会服务功能,大力开展面向乡村振兴的政策研究,让高校教师通过对政策的研习和解读,切实帮助农村、农业、农民的发展。

 

通过本次主题党日活动,大家切实体会到了乡村建设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是脱贫攻坚工作的有力抓手,切实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经济管理学院将以本次活动为契机,勇于担当、大胆创新、攻坚克难,牢记“不忘初心”的时代使命,坚决扛起“助力乡村振兴”的重大责任,培养和重用一批在乡村振兴中有见识、有作为、有能力的优秀人才,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力量。接下来,学院将全面调动全体教职员工的育人积极性,打造各具特色的育人模式,实现“三全育人”工作在更广范围内推广。(学工中心 责编 梁海霞

 

核发:0 点击数: 收藏本页
分享到
相关链接